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经验/毕业论文/列表

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意义分析及研究

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意义分析及研究
【摘要】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检验仪器也有了飞速的发展,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检测原理及方法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临床检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误差,尤其在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就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意义及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血小板   意义   分析   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high-tech era, testing equipment has also been rapid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platelet count (platelet count PL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etection has also been rapid changes, but in reality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the inevitable process of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errors, especially in reducing platelet count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count reduction and error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research. 
【Key words】meaning analysis of platelet 
        1  基础资料与原理
        1.1血小板形态
        血小板(platelet)正常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1.5~3微米,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者体积小,在血片上往往散在或成族分布,形态多数为圆形、椭圆形或略欠规则;胞质呈淡蓝或淡红色,分布均匀而相聚或分散与胞质中的紫红色颗粒[1]。
        1.2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方法学评价
        血小板计数原理与红、白细胞计数原理相似
        1.2.1普通显微镜及目测直接技术法:
        按不同的稀释液,分类为破坏红细胞和不破坏红细胞稀释法利用牛鲍氏计数板的原理进行PLT。其显微镜计数法有草酸铵溶血直接计数法和复方尿素溶血直接计数法,前者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
        1.2.2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在细胞分析仪中利用电阻抗法,血小板通过小孔引起电阻变化,产生的脉冲经数字化后,根据不同的阈值,计算机分别给出血小板数目。是目前常规筛检血小板计数的主要方法。但在血液分析仪中还不能完全排除非血小板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碎片或杂物)的干扰,故当血小板计数有减少异常时仍需镜检复核或复查血小板。
        1.2.3流式细胞计数仪
        用免疫荧光素标记特异性的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免疫显像的原理,根据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可区分红细胞和血小板,测定出红细胞/血小板比值,用红细胞的计数值除以红细胞/血小板比值,可得到准确性极高的血小板数。用流式细胞仪法是目前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
        无论哪种计数方法,血小板医学参考区间均为:(100~300)×109/L。
        2  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医学决定水平值
        2.1 10×109/L,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等于或超过15min,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2.2 20×109/L,由各种原因引起的PLT低于此值时,患者容易伴随严重出血,所以要输入浓缩血小板。
        2.3 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及大量输血所致的血小板稀释性减少,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2.4 10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此值者称为血小板减少,其临床表现视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诊疗措施[2]。
        3  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意义
        3.1生理性的血小板计数减少
        3.1.1生理性
        妇女月经前第一天血小板略有降低。
        少年较成年人血小板偏低。
        新生儿血小板数目较少,到3个月后至成人水平。
        3.1.2 病理性
        骨髓造血功能受损障碍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抗癌药的应用等。
        血小板破坏过多而致的血小板减少,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SLE、体外循环等。
        血小板消耗过多而致的血小板减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或中毒,如伤寒、败血症、化学药物中毒等。
        家族性家族遗传性的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4  讨论
        4.1 技术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减少
        由于血小板极易凝集,采血者应首先采集常规血,其次为出凝血、血沉,最后才是生化免疫。
        小板计数在血常规采血管中,因此在采集时在时间上要有可比性,例如尽量在患者同一时间采集进行计数或复查,减少上午和下午时间不同其计数也不同,同时要注意患者静止状态与活动强度的差异,以减少因患者行为活动引出血小板计数的误差;
        在采集血液后要缓慢的沿试管壁注入试管内,颠倒混匀时避免剧烈震荡,减少血小板的人为破坏,在一小时内送检,避免因检验科的室温不同,或高或低造成长时间的置放,引起血小板技术减少;